您的位置:首页 >研究 >

湖北鹤峰一乡镇以“三支笔”绘就民族团结“壮美画卷”

2024-10-30 19:31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6968   

铁炉白族乡位于湖北鹤峰县西南角,全乡辖11个村1.4万人,白族、苗族、回族、土家族等各民族人口占85%以上。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铁炉白族乡立足资源优势做好民族团结文章,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品牌,聚焦特色产业,大力实施生态富民和文旅融合战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富民的发展新路,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民族团结“壮美画卷”徐徐展开。

用好“生态绿”之笔,促进环境整治“风更劲”

铁炉白族乡与湖南省桑植县部分水域交界,为保护好两地共同的母亲河,实现河湖长治久清,严格落实河长巡河相关要求,两地建立跨界水域联合执法机制,平时一起开展联合巡查。

近年来,铁炉白族乡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及全面开展“十年禁捕退捕”行动,强化饮用水资源保护和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乡11个行政村相继荣获“省级生态村”称号,“省级生态村”创建成功率高达100%。铁炉村、细杉村获全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称号,细杉村、铁炉村、犀牛村被鹤峰县委、县政府评选为“最美乡村”。

用好“产业金”之笔,加强集体收入“总引擎”

在铁炉白族乡细杉村,鹤峰红辉茶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进行着加工、拼配、包装等工序的生产,整个车间热火朝天地运转着。

2014年,铁炉白族乡启动茶叶“全域有机”计划,开始大面积推广有机茶,全乡茶园不仅得到更新,茶青收购价更是大幅度增长,辉绒、红兴茶叶合作社敏锐地捕捉到商机,第一时间投入有机茶市场,赚取到了商业经营的“第一桶金”。

铁炉白族乡还是湘鄂边有名的水果之乡。该乡气候得天独厚,适合柑橘类水果生长,坐拥5748亩优质无公害水果基地,主产椪柑、丑柑、玉环柚等,年产鲜果5500余吨,鲜美可口。

近年来,铁炉白族乡紧紧围绕“山上全域有机、山中野生山货、山下特色水果”的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特”产业发展格局,助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用好“团结红”之笔,共筑和谐文明新风尚

走进铁炉白族乡,一幅幅饱含白族文化特色的彩色墙体画映入眼帘,成为街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铁炉白族乡源于云南大理古南昭国。白族人来铁炉之后,与当地其他民族共同劳动、生活、通婚,和睦相处,互相融合,逐渐遍布铁炉各地,形成了独特的白族地域文化。

“文化墙总共分为16个部分,有图画、有文字,主要反映白族的歌舞、服饰等传统文化,还包含铁炉白族乡的历史沿革情况。”铁炉白族乡副乡长王强介绍说,对外是展示传统文化,对当地则是进行科普教育。

在铁炉,民族文化元素随处可见。舞蹈“霸王鞭”成为民族地区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在校园里,课间操铃声一响,全体学生整齐地排好队伍,当优美的歌谣响起时,校园操场上300多名学生每人手持一条长约70公分的“霸王鞭”,伴着民族音乐声“起舞”。

“结合区域特色,我们学校以开展‘阳光大课间’为平台,将舞蹈‘霸王鞭’融入学校素质教育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致力于打造特色文化校园。”铁炉白族乡民族中心学校副校长熊红霞说。

近年来,铁炉白族乡致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充分挖掘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将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工作重点,传承九子鞭、杖鼓舞、围鼓、唢呐等民族歌舞及皮影、渔鼓、傩戏等民间艺术,并会同县文化主管部门为11个村修建了宽敞明亮的文化广场。同时,该乡组织民间艺人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校园课堂、电商直播平台等展演,把民族文化根植于群众心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