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动摇不了英伟达的“芯片帝国”?
今年1月,DeepSeek R1模型的横空出世在科技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其对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冲击尤为显著。作为行业领先企业,英伟达受到直接影响。
DeepSeek R1模型开发用时仅两个月,成本不到600万美元,使用约2000枚英伟达芯片,关键性能却可与OpenAI的推理模型o1相比。
相较而言,OpenAI训练GPT-4时使用了25000个英伟达A100芯片,花费在8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GPT-5的训练成本据报道高达10亿美元,其“星际之门”项目计划建设容纳40万个英伟达芯片的数据中心。
这种对比引发全球业界思考:高额芯片成本是否仍是AI发展必要条件?DeepSeek R1以低成本高效率对这一认知提出挑战。市场因此担忧对英伟达高性能芯片依赖可能减弱,英伟达股价在1月27日下跌近17%,3月中旬一度降至去年9月以来的低点。
然而,在日前举行的GTC 2025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回应了这一担忧,指出“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并表示未来计算对芯片的需求不会下降,反而会增长。
芯片需求依旧旺盛?
黄仁勋为何如此确定?未来计算需求为何会推动芯片使用量增加?对此,他也给出了解释。
DeepSeek R1确实以较少资源实现了相当性能,使一些观察者推测,未来AI模型可通过算法优化——如稀疏计算或模型压缩——减少对芯片数量的依赖。
但需注意,DeepSeek R1虽然在训练阶段所需芯片数量减少,但实际部署和使用时仍需大量计算资源支持实时任务。黄仁勋表示,“推理是计算密集过程。像DeepSeek这样的模型可能需要比传统模型多100倍的计算能力,未来推理模型需求会更高。”
这表明,即使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部分运算量,新应用场景和算法复杂度提升仍会持续产生对更高性能芯片的需求。目前,大规模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训练已成行业标准,这些技术本身要求数据中心具备高计算能力和稳定硬件平台。
如此可知,芯片在AI生命周期中的作用未减弱,在某些场景中变得更为关键。同时,DeepSeek R1的低成本开发模式或将加快AI普及进程。随着AI开发门槛降低,不仅大型科技公司,中小企业甚至初创公司也能负担AI技术研发和应用,这将为芯片供应商带来新增长。
另外,头部科技企业乃至与智慧交通领域的企业,都在加速布局AI领域。这对英伟达等芯片企业是极大利好。
英伟达的几位大客户也在近期财报中重申了对AI的支出计划。有媒体分析发现,最大的几家数据中心运营商的支出,实际增长速度比预期更快。可见,尽管存在成本和效率的优化,企业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并未减少,反而在持续增长。
比如,微软在最新财报中表示,将增加AI基础设施投入,利用英伟达芯片技术升级云服务和企业解决方案;Meta计划使用英伟达Blackwell芯片训练其语言模型Llama。
此外,英伟达与SPACE X、微软和贝莱德等公司共同参与“AI基础设施合作伙伴计划”,计划投资超过300亿美元用于开发AI基础设施,满足生成式AI对数据中心和能源设施的需求。
英伟达认为,随着硬件和软件推理效率提升,将使模型推理和智能代理部署成本降低,实现成本效益扩散,实际消费量将增加。黄仁勋总结为“买越多、省越多”。
对于竞争产品,黄仁勋表示目前市场上的芯片产品暂时无法与英伟达Hopper相比,而最新的产品Blackwell性能是Hopper的40倍。他透露,英伟达收到的Blackwell订单多于Hopper同期水平,“这仅是云提供商订单,其他公司在AI数据中心支出将进一步增加这些数字。”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前十大IC设计业者营收合计约2498亿美元,年增49%。其中,英伟达营收达1,243亿美元,占前十厂商总营收的50%。其中,英伟达汽车与机器人业务板块2024年年营收达到16.9亿美元,连续第二年超过10亿美元。
为应对美国关税,英伟达已将部分核心产品线转移到美国。目前,英伟达正在使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产能,并表示,“随着供应商产能增加,英伟达将增加使用量。”
总体而言,尽管市场对DeepSeek R1是否会影响英伟达芯片需求有讨论,但事实显示,随着智能应用普及和数据处理需求增加,高性能芯片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R1证明了算法优化的潜力,也可能成为AI生态系统扩张的催化剂。
推理阶段的计算需求、AI的广泛采用、模型复杂性提升,以及企业对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持续投入,都表明芯片市场将有广阔发展空间。只要能在高性能芯片技术领域保持领先,英伟达的市场地位短期内仍将保持稳固。
不过,对于黄仁勋在2025 CTC会上长达两小时的演讲,分析师认为,其演讲内容大多是老生常谈,没有超出市场预期,没能打动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发布会后,英伟达股价应声下跌,连跌两个交易日。
直到3月19日,爆出英伟达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斥资数千亿美元采购美国制的芯片和电子产品,股价才有所回暖,盘后涨幅接近2个百分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 时代天使发布2024年财报:全球化业务进入高速扩张期 总案例增长至达359,400例 3月20日,时代天使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时代天使全球市场取得显著突破,推动整体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根据财报
- 春耕全面展开,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企业今年新增超过5万家 眼下,我国春耕春播工作正由南向北全面推进。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春管工作已全面展开,东北地区备种备肥有序进行,西北地区春小
- 天眼新知 —“睡眠经济” 浪潮:科技赋能与市场规范的协同发展之道 “睡眠经济”爆发:睡眠困境如何催生市场新蓝海?解锁“睡眠经济”密码:数据背后的消费趋势与产业前景3月21是国际睡眠日,毫
- 三部门联手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迈向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重要意见,旨在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该意见明确提出了未
- 月薪4万起!小米汽车招聘鸿蒙开发工程师 在汽车领域,竟能看到在手机行业互为“敌手”的小米和华为,同在一个App里。 盖世汽车获悉,小米集团近日在第三方招聘平台
- 美的集团曝光能跳舞比心的人形机器人 我国1年成立19.3万家相关企业竞争激烈 日前,美的集团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曝光,这款机器人不仅能跳舞、能“比心”,也能听懂语音指令并按照指令去完成相应操作。当给这款
- 英伟达GTC 2025大会发布新一代AI芯片Rubin 我国现存91万家芯片企业 美国当地时间3月18日,英伟达开发者大会(GTC)首日,英伟达 CEO黄仁勋公布了Blackwell之后下一代
- AI赋能产业描绘未来新图景,广东省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位居全国首位 人工智能正加速与实体经济融合,赋能传统产业并催生新兴产业。在制造业,智能电焊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已投入应用,显著提升了